达来胡硕村党支部隶属于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党委,党员总数共48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支委成员4名。近年来,达来胡硕村党支部以堡垒建设为支撑,以“菜篮子”工程为依托,以基层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基础星和特色星建设工作,创新打造“红苗育绿、冷链鲜储、党心睦邻”党建品牌,从传统农业村向产业强、生态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现代化农村迈进,先后获评“通辽市民族团结示范村、霍林郭勒市廉洁文化示范村、霍林郭勒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固本培元强基础,星级建设树标杆
达来胡硕村党支部严格对照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星级化建设为抓手,引领党员群众共同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建设和美共融家园。聚焦队伍提质,强化组织战斗力。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优化嘎查村党组织架构,选优配强班子成员9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中女性成员3名,大专学历成员3名,90后干部1名,支委班子中成员总数4名,女党员数2名,后备人选4名,均为年轻党员;积极发展年轻党员1名、积极分子10余名,开展流动党员送学服务5次,按时接收转入党员2名,调动转出党员2名,及时收纳党费300余元/月。完善制度建设,激发活动渗透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及时开展组织生活1次、民主评议党员1次,确保党内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学习研讨10余次、主题党日12次,谈心谈话2次,走访慰问4次。重视保障支持,深化民族互嵌力。在苏木党委经费保障为支撑,以"六有"标准为遵循,通过规范设置制度图版、配备党建档案资料柜等举措,打造集党员活动、党员教育、议事决策、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红色阵地;持续推进“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法制宣传周”工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3次、专题党课1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自查行动1次,开展文艺演出等民族团结活动10余场。
多元发展优特色,惠民为本激活力
达来胡硕村党支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党建+”基层治理服务体系,在规范管理、产业兴旺、文明治理、生态宜居等方面持续发力,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动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强规范管理,增效发展动能。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流程,形成“四议两公开”事项清单18项,进行三务公开40余次,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监督作用,建设成霍林郭勒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立足资源优势打造“菜篮子”工程,创新实施“冷鲜库+育苗中心”双轮驱动战略,2024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90余万元,其中装配式双棚日光温室的年育苗量可达20万株,能实现村内170余户菜农菜苗免费;蔬菜贮存量3000吨级冷鲜库,可保障全市10天以上应急供应,通过“设施出租外包+蔬菜错峰销运”双轨模式,实现“保民生、促增收、强集体”三位一体的多重效益格局,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1万元/年。深化文明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对标“五个三”标准,优化调整服务窗口3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构建“嘎查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建立网格党小组12个,党员联系户12户,突出做好村内390余户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工作,将基层党建、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事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纳入其中;建立嘎查村“两委”包保责任制度,明确班子成员分片包保任务,组织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做志愿,累计开展污水排放管控、环境卫生整治等服务活动30余次,张贴厕所革命、秸秆禁烧等宣传标语45处,环境垃圾清运700余吨。
党建领航铸品牌,示范引领促振兴
达来胡硕村坚持党建领航、多元聚力,把党的建设贯彻到乡村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创建“红苗育绿、冷链鲜储、党心睦邻”党建品牌,彰显党建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的引领保障作用。党建引领培育“红色种苗”,用绿色产业铺就富民之路。发挥嘎查村党组织引领发展作用,领办创办达村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组织党员特色种植示范户、农技专家深入嘎查村、合作社现场培训指导,集中讲授棚温、湿度、光照、土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问题3次。党建引领组建“冷链仓储”,用鲜储冷冻贯通发展之路。采取“组织链”带动“产业链”方式,以智慧冷仓为载体,组织产业发展好、致富能力强的乡土人才与周边农户结成对子,通过帮技术、帮产销、帮就业等形式,带动受帮扶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服务,用睦邻善治书写幸福之路。聚焦党建“赋能”,实施党员十星级管理制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与“微心愿”活动,重点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推行“党群服务+养老医疗+爱心超市”模式,打造嘎查村温馨家园活动室、康复室、日间照料室等服务项目,点亮服务群众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