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战斗堡垒 激活振兴动能
上传时间:2025-07-14    上传人员:达来胡硕苏木     访问人数:23    

巴润嘎查于2021年换届选举,将品行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人才选进“两委”班子,并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目前两委班子成员9人,总支委员4人,村委会委员4人。嘎查村目前共有党组织3个,其中党总支1个,为巴润嘎查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分别为巴润嘎查党支部和设施农业园区党支部,全嘎查村共有党员76人,预备党员2名。在市委组织部和苏木党委坚强领导下,嘎查党总支牢牢把握“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目标,以“对标创建”为抓手,把支部建设成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核心。

一、锚定目标抓创建,把准方向明路径

(一)以关键环节细化目标,让创建具体化

我们始终围绕“政治强、组织强、能力强、作风强、作用强”的“模范”标准,从一开始就明确:创建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为此,支部班子带头把创建任务分解为“谋划、统筹、规范”三个关键环节,通过示范点现场观摩找差距、经验交流碰思路,让每个党员都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比如在标准细化上,我们结合嘎查实际,把“最强”具体化为“三个看得见”:党员带头作用看得见、集体经济增长看得见、群众笑脸看得见。这就避免了创建工作“上下一般粗”,让大家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二)示范作用带头推动,让创建标杆

制定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工作方案,经由两个支部推选后,巴润嘎查党总支研究,针对嘎查内党的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环境卫生、基层治理等工作,设立党员示范岗4个,划分党员责任区7个,从示范岗的“点”连成“线”再到“面”,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带动责任区内党员及群众筑牢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

二、聚焦关键抓突破,打造特色硬举措

(一)以“高位推动”压实责任,确保创建不偏向

坚持“书记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难点,比如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网格化治理盲区等问题,都是班子成员带头领办的“攻坚题”。巴润嘎查班子能够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带头作用,较好地完成苏木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谋划,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积极配合,能够领导群众发展产业,干群关系和谐。村两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议事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村级事务公开透明。班子成员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勤政为民,热心服务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较好口碑。2015年获得“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6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嘎查村”、2022年获得“通辽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4年获得“霍林郭勒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2024年度“无讼无访”突出先进嘎查村等荣誉。我们始终牢记,党支部建设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转,把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拧成“一股绳”。就像疫情防控中,党员带头值守、排查信息,把组织优势直接转化成了防控效能。

(二)以“五位一体”激活经济,让集体群众“双增收”

一是实施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富民兴村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持续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覆盖+公司投入+企业帮扶+农户参与”“五位一体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发展花卉种植、菌类种植、草莓种植、广泛发电、民宿、育苗基地助农等项目。建成温室大棚560余座,采摘园15座,食用菌合作社1个。大力发展花卉特色种植产业,现有花卉大棚5座,为城市园林供给了四季花卉40余万株。2024年度集体经济收益53万元。扩大农牧民覆盖面,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牢牢嵌入产业链中,增加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集体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同时依托农牧局乡村振兴项目,建立可持续、产业化的实体经济,确保集体经济增产增值,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坚持紧靠实际情况,落实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坚持一村一策发展战略,协助达来胡硕苏木构筑五大产业体系,即巴润嘎查特色种植+城郊休闲+乡村民宿 依托设施农业特色的吸引力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上率先探索,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建成了全市首座乡村旅游引景广场,现有民宿6家、农家院餐饮7户,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民宿为主导,休闲、娱乐及餐饮为补充,多产业联动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科学育苗+冷鲜存储+品牌销售,强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实发挥乡村振兴资金的撬动作用,持续发展花卉种植、果蔬销售和深加工、道路硬化助农等项目,发挥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独特的城乡结合位置特点,就此发扬产业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三)以“网格化治理”服务群众,让创建有温度

依托“党建+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形成“ 网格-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划分14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4名。吸纳志愿者32名,将社情民意、帮办代办等为民服务事项下沉到网格中。环境整治时,党员带头清理垃圾,带动村民自觉维护;老人高龄认证不方便,网格员上门代收;谁家有矛盾,网格员第一时间调解。这种“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嘎查”的治理模式,让村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也让“最强党支部”的称号有了沉甸甸的分量。2025年至今,累计落实帮办代办事项30余件。

三、巩固成效再出发,争做模范树标杆

(一)以党建“双轮”驱动,绘就乡村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聚焦党员教育基本任务,针对农村党员围绕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培训,通过“三会一课”为老党员送学线上线下方式确保学习不断档、全覆盖;发展党员严格遵循标准程序,从毕业大学生等群体选拔人才,近两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2名,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同时,党总支精心策划主题党日活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风文明与生态文明等,党支部书记宣讲、党员制定村规民约、清理垃圾并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党员责任感使命感,带动村民参与建设,为嘎查村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二)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焕发新活力

一是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党组织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设施农业园区持续推进市区“菜篮子”工程,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培育、果蔬销售和深加工、四季花卉种植等项目。下一步,巴润嘎查以园区景观和农业生产为基础,将农业与三产业深度融合,打破产业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种植业+旅游”模式,依托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田园风光、参与采摘劳作、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二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方面,将全村科学划分为14个网格,定期深入群众走访,精准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三是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党组织搭建高效调解平台,启动“五包一”机制主动靠前服务,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22起矛盾,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如今,巴润嘎查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

通过这几年的创建,我们深刻体会到:党支部强不强,关键看能不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能不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五个不动摇”:坚持政治引领不动摇,坚持服务群众不动摇,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建强队伍不动摇,坚持创新治理不动摇,努力把嘎查党支部打造成“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