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绿色能源发展路径开出民族团结“幸福花”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把铝产业做到这么大规模,在全国、全世界都是很耀眼的。目前产业升级、产业规模、创新程度都有很大提升。霍林郭勒市风光资源丰富,绿电和煤电配套,后续发展绿电铝这是必由之路,也是可行之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常务副会长贾明星在第五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感慨地说。
贾明星会长谈到的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是一座面积仅有585平方公里的边陲小城,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一条秀美的霍林河蜿蜒流淌,仿佛张开的巨大怀抱,这座城市就安静地“生长”在这河流的怀抱中。
建市40年来,这座城市曾经因为它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也是国家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而享誉国内,因此被誉为“塞北煤城”“草原煤都”。
多年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霍林郭勒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面对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活力不足、传统产业占比高等短板,霍林郭勒市人深知:煤炭的光环终有褪去的那一天,资源枯竭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努力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让霍林郭勒市各族群众过上更红火的日子,才是永恒不变的课题。
如何提高各族居民收入,产业转型从哪里破题?一系列难题摆在了霍林郭勒市面前。然而,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两山”理论、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为霍林郭勒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为此,霍林郭勒市找到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出了“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从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通过煤炭就地转化战略,构建起“褐煤发电—局域微网供电—低电价炼铝—铝水直供深加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当前,霍林郭勒市已形成煤炭产能3525万吨、原铝产能270万吨、铝后加工产能232万吨,原铝、电池箔、球形铝粉、汽车铝型材、铝板基的产能分别占全国的6.5%、40%、80%、20%、16%,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如今,从薄如蝉翼的铝箔到高精尖的铝合金材料,从交通用铝到电子产品用铝,铝在霍林郭勒市实现了“七十二变”,铝箔、板带、精铝、铝粉、铝银浆、各类铝挤压型材及铝压铸件等120余个种类相继产出,其产品涵盖了汽车零部件、全铝家居等高端应用,铝产品价值链持续上涨,带动了居民收入同频共振。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助力民族地区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要举措,也是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经过10余年大力实施能源转化战略,霍林郭勒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成功吸引了国家电投、山东创新、杭州锦江、江苏鼎胜、福耀集团、山东靖帆、北方铝业等一批大型央企、国企、民企落户投资创业,产业结构已经从起初的“一煤独大”转变为如今的“煤电网铝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发展新动能“破茧成蝶”。
经过多年努力,霍林郭勒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沃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数据: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全市GDP总量250亿元,县域综合实力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45位。
踏上新时代,步入新“铝”程。霍林郭勒市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扩大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总量优势、组合优势,构建起“风光火储”多能互促、协同供应、梯级利用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建立起了“中国·绿电铝之城”的城市新名片。
如今,在霍林郭勒大地一批又一批绿电替代的新能源开发项目正在陆续获批并启动实施,霍林河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也在加快建设,从“煤电铝”到“绿电铝”,在新“铝”途上千亿级产业集群正悄然崛起。到2025年末,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591.3万千瓦,年发绿电230亿千瓦时,绿电消纳占比将达到50%以上,年可节约标煤6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万吨,年可生产绿电铝170万吨,绿电铝占比达到63%。
工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则百姓富。霍林郭勒市一系列瞄准绿色化、高端化、智慧化的产业布局,带来了全市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跨越提升,积蓄起产业发展最“硬核”的底气。
据统计,霍林郭勒市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人均GDP达到18万元,2024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创造新就业创业岗位千余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万元。
物质要富起来,精神更要富起来。近年来,霍林郭勒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开展石榴籽品牌工程、文化浸润工程,一批又一批民族团结品牌活动脱颖而出。“中国草原婚礼节”、“国际半程马拉松”、“芍药花节”、 “环额仑湿地马拉松”等成为霍林郭勒市特色“名片”,“石榴籽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书画展”、“书韵流芳你我有约”、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文化载体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民族团结景象处处可见,民族团结之风扑面而来。霍林郭勒市按照“建好民族团结阵地,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的工作思路,以“一街道一阵地、一机关一阵地、一企业一阵地”为着力点,通过“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片”的方式,形成了全市民族团结阵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实现了哪里有群众,民族团结阵地就延伸在哪里。霍林郭勒人民用大格局、大视野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北京、上海、山东、甘肃、湖南等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区域合作,在产业协同、劳务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初步实现了异地共建、异地共享、异地共联。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百余场次,创作文艺作品20余部。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空间互嵌、产业互鉴、文化互融。
在辩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赴未来。踏上新征程的起点,霍林郭勒15万各族草原儿女对未来,他们还有更多期待:期待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期待在追寻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期待一个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特色的“中国·绿电铝之城”在霍林河畔崛起。(王淼)
——本文转自《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