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职业技术学校分析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时间:2025-04-23    上传人员:公共实训中心     访问人数:5    

霍林郭勒市职业技术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分析检验技术    

      标准学制            

         制订日期:    20189      

         修订日期:    20253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分析检验技术

专业代码:670207

二、入学要求

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前科劣迹、无纹身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汉授),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有中考成绩单。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大学学历想再次提升专业技能的;禁止有纹身。

三、修业年限

中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定为3年(初中起点)、高中和大学起点修业年限为1年。

四、职业面向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内蒙古自治区和本地区发展中职院校的政策,以及市场需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一部分对口升学,三年毕业后直接参加自治区统一对口高考,一部分毕业直接就业。

(一)对口升学方向

1.对口升学批次

本科二批、高职高专批。

2.主要接续专业:

应用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环境科学、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化工智能制造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等。

3.本科高校: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二)就业方向

 

 

 

 

 

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大类(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生物与化工大类(67

化工技术类(67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6

专业技术服务业(74

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人员(4-08-05

检验试验人员(6-31-03

化工总控工6-11-01-03

 

采样岗,常规检测分析技术岗、校准计量岗.......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检验试验,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等岗位(群),能够从事样品采集、常规检测分析、校准计量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 能够理解样品采集的理论知识,具有独立完成常规样品的采集、前处理能力;

6. 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微生物检验、仪器设备计量与检定、实验室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7. 熟练掌握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具有辅助操作自动监测/在线分析系统的能力;

8. 熟悉玻璃器具、电子天平等常规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能够按标准完成校准计量、日常维护等工作;

9.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0.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2. 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信息技术、劳动教育等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及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技术、实验室安全技术、化工工艺基础、物理常数测定技术。

专业核心课包括样品前处理及制备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电解铝原料分析、烧碱生产与操作、环境监测、计量与标准化基础、常用分析仪器维护。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实训及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综合实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

(一)公共基础课程

2  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4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198

5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180

6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180

7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108

8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144

9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72

10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72

11

劳动教育

依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72

12

职业道德与法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3 选修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拓展模块选择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2

党史国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拓展模块选择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3

国家安全教育

依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选择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联系

36

4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36

 


(二)专业课程

4 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基础化学

 

(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化学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及分析测试技术,不仅为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

216

2

化学分析技术

学习并理解化学分析基本概念;学习化学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学习化学分析法的误差来源和销除方法,掌握玻璃容器,量器的校正原理和方法:具备熟练使用各种仪器的能力: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原定祛、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分析法等常用化学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基木理论、基木计算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根据待测样品选择和拟定常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能力;熟练掌握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结果评价。

180

3

化工工艺基础

掌握化学工程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具有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等课程的基础上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典型设备的基础知识,了解化工工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对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有所认识。

180

4

实验室安全技术

掌握实验室内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化学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方法; 了解实验室的常见实验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燃烧与爆炸分析;典型化学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控制;电气安全技术;仪器装置使用安全操作规范;防火防爆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内容

72

5

物理常数测定技术

掌握基础物理常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如重力加速度

g、普朗克常数 ( h \)、电阻率、折射率等),以及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表、光具座等)。掌握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误差分析和结果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结合理论分析实验现象。教学要求强调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和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态度,确保其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理解物理常数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注重安全规范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

72

 

5 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6

烧碱生产与操作

教学内容:

烧碱生产工艺原理

设备与操作

安全与环保

质量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烧碱的生产技术与操作,

了解烧碱生产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结构及功能,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岗位操作,并能够对每个工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08

7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技术

教学内容:

采样基本知识。

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采集及处理的方法、操作技能。

常用试样制备、保存和管理的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固体、液体、气体物料的采样术语、采样方法。熟悉常用采样仪器设备性能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样品制备处理、试样保存和管理的方法

36

8

仪器分析技术

教学内容:

电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和仪器操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仪器操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了解仪器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日常维护保养。

熟练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能够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

36

9

电解铝原材料分析

教学内容:

电解铝原材料的分析

检验。

教学要求:

理解产品的检测标准的内涵。

根据标准所列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工作的程序和

准备仪器试剂。

完成各指标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出具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72

10

环境监测

教学内容:

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原则。

水样、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的常规监测项目的

采样仪器、采样方法。

环境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

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表述和质量保证。

教学要求:

正确使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采样、分析仪器。

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监测数据处理。

初步具备环境监测方案设计能力

36

11

计量与标准化基础

教学内容:

计量与计量法规。

测量仪器的特性和管理。

计量标准与检定规程。

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理解计量法规。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

掌握计量标准与检定。

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了解相关标准化规范和法律

36

12

常用分析仪器维护

教学内容:

电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

酸度计的使用与维护。

电位滴定仪的使用与维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

教学要求:

掌握电子天平、酸度计、电位滴定仪、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等常规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掌握电子天平、酸度计、电位滴定仪、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等常规仪器设备的维护方法

36

6 专业拓展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工

能熟练操作无机反应器等设备,掌握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还原等无机化学反应,能制备无机物中间产品或产品

108

2

化学总控工

通过学习,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具备从事化工操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108

(三)德育教育课程 

7 德育活动基本要求

序号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军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党的军事思想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队列训练、军体拳训练、内务整理、军营歌曲专业宣讲、校规校纪教育、大国工匠教育。

60

2

开学典礼

激励全体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6

3

爱国主义活动

歌颂祖国的辉煌成就和丰功伟绩,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4

专题思政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运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充分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16

5

共青团教育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适合学生的共青团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竭诚为广大团员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推进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2

6

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艺术节)

结合招生宣传、职教改革、德育与校园文化等工作内容举办形式多样的职教活动,大力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8

7

毕业典礼

为了营造浓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毕业生感受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浓浓情意,让他们带着在母校的收获,描绘新的人生蓝图。

4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每学年为40周,其中周学时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不小于3000学时

2.第一学期入学季节进行军训为期2周。

3.公共基础课程约占总学时的1/3,专业技能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3

4.学生第5学期参加技能鉴定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第6学期学生参加顶岗实习。

5.综合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实训及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综合实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进程表

8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职业道德与法制

2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哲学与人生

2

36






语文

11

198



数学

10

180



英语

10

180



信息技术

6

108






体育与健康

8

144



艺术

2

36






历史

2

36






劳动教育

2

36






公共基础课小计

59

1062







选修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36






党史国史

2

36






国家安全教育

2

36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36






选修课小计

8

144







工工艺基础

10

180





基础化学

12

216



化学分析技术

2

36





实验室安全技术

6

108





物理常数测定技术

4

72






专业基础课小计

34

612







烧碱生产与操作

6

108





常用分析仪器维护

2

36






仪器分析技术

2

36






计量与标准化基础

4

72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技术

2

36






环境监测

2

36






电解铝原料分析

4

72






专业核心课小计

22

396







专业拓展课

无机化学反应工(基础知识)

8

144






化工总控工

8

144






拓展课小计

16

288







专业技能课

校内实训

12

336






顶岗实习

28

504






专业技能课小计

42

840







合计

181

3258







 

说明:

(1) "√"表示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2) 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教学安排。

八、实施保障

)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我校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3人; 建立“双师“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并且具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其人员结构见下表。 

9 专业任课教师一览表

姓名

职称

最高学历

承担课程

课程类别

教师性质

***

高级

本科

基础化学

专业课

学校在编

***

未定级

本科

烧碱生产与操作

专业课

企业聘用

***

中级

硕士

化工基础

专业课

学校在编

***

初级

硕士

化工分析

专业课

学校在编

***

高级

本科

语文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高级

本科

数学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初级

本科

英语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中级

本科

音乐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中级

硕士

计算机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中级

本科

体育

文化课

学校在编

***

初级

硕士

企业实习

实习

学校在编

***

初级

硕士

基础化学

专业课

学校在编

***

初级

硕士

基础化学

专业课

学校在编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

本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的实训室与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

10 实训室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表

序号

实训教学

类别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备

对应的主要课程

名称

数量

1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化学实训室

实验台

4

1.基础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

通风橱

1

烘箱

1

烧杯(50mL100mL250mL500mL

80

电炉

20

试管

160

酒精灯

40

试管架

20

鼓风干燥箱

2

恒温水浴锅

20

量筒25mL50mL100mL

80

试剂瓶(250mL500mL 无色和棕色)

40

干燥

4

容量瓶(100mL250mL

80

洗瓶(500mL

40

移液管(25mL50mL

40

移液管架

20

刻度吸管(1mL2mL5mL10mL

80

漏斗(长颈、短径

40

2

天平实训室

托盘天平

20

1.基础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

试验台

2

称量瓶

80

电子分析天平

20

3

专业核心 技能实训

分析化学实训室

酸、碱滴定管(25mL50mL

40

化工分析

试验台

4

电热鼓风干燥箱

2

pH 计

4

滴定台架

40

电炉

20

恒温水浴

10

超声波清洗机

2

通风柜

2

超纯水系统

1

磁力搅拌器

20

锥形瓶(100mL250mL

120

4

专业拓展技能实训

仪器分析实训室

可见分光光度计

10

分析检验技能大赛

电热板

4

目视比色管

40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10

电导率仪

10

气相色谱仪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说明: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40人/班配置。 

2.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发展的特点,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知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 方向新技术,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实习,并能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按进程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11  ***企业分析检验专业岗位群实习内容

序号

实习项目

时间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1

岗位认知与安全培训

1

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生产流程、工作环境、安全技术、实习岗位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1. 树立遵章守纪的观念;

2. 能进行人身安全防护;

3. 能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4. 具备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5. 具备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2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7周,顶岗跟班操作实训至少顶岗实习

3

个典型岗位

制定采样方案实施采样、制样并保存样品进行样品预处理。

1. 能采集并保存、运输各类型的样品;

2. 能处理采样现场的突发事故;

3. 能进行现场分析测定。

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学会一般试剂的制备、学会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学习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 能配制实验试剂;

2. 能配制标准溶液;

3. 能进行数据处理。

4

化学分析操作

学会化学分析的相关检测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学习玻璃仪器的校准、学习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检验工作。

1. 能阅读相关检测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2. 能进行化学分析操作;

3. 会计算测定结果;

4. 能正确处理实验中的“三废”;

5. 能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5

仪器分析操作

运用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分析仪器对不同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工作。

1. 能阅读相关检测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2. 能进行化学分析操作;

3. 会计算测定结果;

4. 能正确处理实验中的“三废”;

5. 能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6

分析仪器操作与维护

维护、保养常用分析仪器。

1. 能阅读仪器操作与维护规章制度;

2. 能对常用分析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7

实验室管理

整理实验室资料、试剂、了解仪器的保管技术要求和存放原则、学习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

1. 具备初步的检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力;

2. 具有良好协作、团队意识。

 

 

(三)教学资源

1.学校配备了相应的图书、报刊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拓展学习创造条件。

2.我校与新华书店合作,新华书店在我校设置阅览室,为我校师生提供所需各类书籍。

3.学校拥有高技能人才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

(四)教学方法:

1.专业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突出感性认知,帮助学生理解。

2.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3.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教学等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五)学习评价

1.课程考核

1)课程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技能操作考核等方式或者它们的组合形式;过程性评价可选择平时表现(考勤、笔记、课程参与度)、平时作业、阶段性测验考核、竞赛、实习报告、提交学习心得等一切反映学习过程的指标作为考核标准。

(2)考试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

(3)考查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

2.专业实习考核

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2 分析检验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表

考核形式

项目

比例

实习单位考核

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

60%

学校考核

顶岗实习过程检查

5%

顶岗实习月报告

5%

顶岗实习报告

20%

实习答辩

10%

 

(六)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本方案,不得随意调整。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严格按程序办理。

2.依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教师及教学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强化日常教学检查,及时反馈信息,有效处理有关问题。

3.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学生考试成绩管理制度》

4.教师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

5.各课程教师于每学期开学之前应拟妥教学计划,并备好教学所需器材等相关事项。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不仅要达成各单元的认知及技能目标,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九、毕业要求

符合以下四项条件,准予毕业:

1.学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

2.学生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

3.学生取得本专业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证书等。

4.达到考核要求,方可毕业。

5.毕业证书: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6.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3  毕业生标准一览表

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审美观、健全的人格;

3.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4.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5.拥护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具有基础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

7.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8.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9.具有全面的职业基础素质、职业专门能力、职业拓展能力;

10.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1.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与政策;

2.掌握必备的体育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法律知识和国防教育知识;

3.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4.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

5.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6.备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7.掌握化工基础的基本知识;

8.掌握化工分析的基本知识;

9.熟悉和掌握烧碱生产和操作的流程和方法

10.掌握化工分析的典型工序技术原理;

11.熟悉我国化工检测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12.了解我国化工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13.熟悉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工种的工作流程

 

 

1.具备起草工作计划、总结等工作中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2.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

4.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审美能力;

6.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8.具有良好的班组内部协调能力,以及与客户、部门领导、同事沟通的能力;

9.具有团队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10.具备初步的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常用设备、试剂、试样、资料的能力, 能从事基层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的通知》《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