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宝街红石社区:“建月说理室”——居民身边的“定心丸”,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一、基本情况:
红石社区共有居民2349户,5769人,所属辖区居民楼宇38幢,平房60个,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2家,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176家。本辖区呈现出人员结构复杂、人口流动较大、居民收入偏低几个特点,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小区,目前主要面临居民社会参与度不高、归属感不强;邻里纠纷与家庭矛盾等问题突出。这些情况对社区治理和服务提升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宝街红石社区探索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以“有事好商量,公道在身边”为抓手,打造了“建月说理室”,说理室是宝日呼吉尔司法局、宝日呼吉尔街道牵头搭建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立在红石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是面向居民的公益沟通平台,主打“用道理化解矛盾,用协商凝聚共识”,专门解决社区里的邻里摩擦、家庭分歧等小事,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把话说开、把理讲透、把心结解开。举措
二、主要做法措
建月说理室主要围绕“心”、“合”、“和”三字,以“五心”即热心、耐心、细心、公心、贴心,原则,秉持“热心接待不推诿、耐心倾听不打断、细心研判不疏漏、公心调解不偏袒、贴心回访不断线”的服务理念,“五心五不”服务理念贯穿纠纷调解全过程,秉持“热心矛盾调解、精心调查原委、细心倾听诉求、耐心做好疏导、诚心解决问题、全心依法服务”的态度,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目的,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让社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以“心”为桥,筑牢情感沟通基石
“心”是调解工作的源泉,“建月说理室”坚持用热心、耐心、细心、公心、贴心,原则化解。一是建立“耐心倾听”机制,调解员接待群众时做到“三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句问候安慰,让当事人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充分表达内心诉求。二是推行“共情式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纠纷双方的情绪和想法,如在处理邻里因噪音产生纠纷时,既体谅下夜班人员迫切需要安静休息环境的需求,也理解家庭有婴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情感共鸣拉近与当事人距离。三是注重“细心疏导”,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先进行情绪安抚,再逐步引导其通过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矛盾激化。通过“贴心”的沟通,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为后续调解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合”为要,凝聚多元调解合力
“合”是提升调解效能的关键,“建月说理室”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调解格局。一是整合内部力量,以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牵头,吸纳社区居民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调解智囊团”,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参与各类纠纷调解。二是联动外部资源,组建专业力量邀请驻社区民警、法律顾问入驻社区;对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邀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对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及时与派出所联动介入,形成“社区调解+专业支持+治安保障”的闭环。三是动员群众参与,组织物业代表、联户长、志愿者、和事佬等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用“熟人话语”化解隔阂,让调解结果更易被接受。通过多元力量的“合力”,打破了“单打独斗”的局限,提升了矛盾化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截至目前,“建月说理室”由老党员、退休干部、法律专家以及热心志愿者组成的调解智囊团,已成功化解情感纠纷10起,经济纠纷2起,邻里纠纷17起,为社区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以“和”为旨,推动纠纷源头化解
“和”是调解工作的最终目标,“建月说理室”不仅注重解决具体纠纷,更致力于营造“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调解+普法”双融活动,结合典型纠纷案例,通过宣传栏、微信群、讲座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和邻里相处之道,引导居民依法理性处理矛盾,让群众在化解纠纷中懂法用法。二是打造“和睦邻里”活动,通过组织我们的节日、邻里座谈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让居民在互动中消除隔阂,今年以来因“不熟络”引发的纠纷同比下降30%。三是建立“回访巩固”机制,对调解成功的纠纷,1个月内由网格员、联户长上门回访,3个月内社区跟进,确保“案结事了人和”,今年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红石社区建月说理室,是居民表达心声的平台,更是凝聚共识、共建和谐家园的桥梁。通过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社区说理室让居民深切感受到“有事好商量,公道在身边”并非一句空谈。它不仅化解了一桩桩具体的矛盾纠纷,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邻里间的理解与信任,营造出和谐、包容的社区氛围。下一步,红石社区将持续优化说理室机制,不断探索创新,让这一平台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让公道与和谐之花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得更加绚烂,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红石社区/王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