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霍林郭勒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
2020年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 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传时间:2020-07-07 11:20     访问人数:57    

 

2020年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

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相关要求,现将2020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情况暨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6次,印发中心组学习专刊19期,印编《疫情防控专题学习材料汇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六年七次重要讲话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关知识汇编》,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中研讨2场次,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288次。利用微信公众号、LED屏、条幅、海报等形式,积极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打造宣传推广场地50余处,举办全市第一赛季“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形成了比着学、组队学、抢着学、追着学的浓厚氛围掀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一轮学习热潮。依托三级“网上学习讲堂”推送新思想理论学习材料30余篇,录制脱贫攻坚宣讲音频10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生态文明等线上线下宣讲40余场次,通过“村村响”播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内容50余次。

(二)意识形态工作印发《2020年度霍林郭勒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任务清单》,将自治区意识形态《实施细则》进行了理论研讨、舆论引导、网络意识形态和督查考核等7方面18个小项的细化分解。建立并实行意识形态“月提示”工作机制,开展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辨析学习,并结合时下舆论热点、重点事件和群众关注度、敏感度较高的话题,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复工复产等方面及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和舆情提示,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对舆情信息的预警、辨别和研判能力,提高了其主动批驳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意识。根据七届市委第轮巡察反馈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线索,对3责任部门进行了约谈。目前,草拟的意识形态阵地11+2”制度,已进入后期校对审核阶段。

(三)新闻宣传舆论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内容建设,组织召开重点报道选题策划会,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常态疫情防控、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设置新闻议题,推送央视央广和人民网”“新华社”“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头版或重要版面讲好霍林河故事。其中,在中央新闻联播播出《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在人民网推出《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支部建在小区里 疫情防控做到底 》《石星:战“疫”一线的“闪闪红星”》,在新华社推出《霍林郭勒市吹响重点项目建设集结号》等宣传稿件,实现对外宣传跨越提升。目前,在国家级媒体刊发稿件72篇(条);在自治区级媒体刊发稿件19篇(条);在通辽级媒体刊发稿件153篇(条)。二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通过电视、电台、微信、微博、云端、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媒介,整合80余个微信公众号,建立了“舆论引导五分钟朋友圈”四级微信群,形成了媒体融合发展矩阵。截至目前,在各类媒体平台共播发推送新闻信息5.2余条,播出专题新闻节目28期。其中,在魅力霍林河新华社客户端推送720余条,草原云客户端600余条,在魅力霍林河微信公众号发布1100余条,单日最高击量达80余万次;播出《霍林郭勒新闻》608条,广播电台608条,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推送作品300余条,原创抗疫视频歌曲《一起战斗》,点击量超百万+;在覆盖11万人次的1360个四级微信群中推送转发“疫情通告”“便民服务”“辟谣信息”“复工复产”等各类信息4.8万余条。开展《爱上霍林郭勒 村长来带货》—“爱上内蒙古”品牌形象宣介活动1次,粉丝观看流量达5.9万人,点赞量1.3万,共计售出20余件产品。

(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依托“魅力霍林河”“文明霍林郭勒”微信公众号,开设“群众性文明内蒙古建设”“与文明同行”“文明实践在行动”等专栏,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推送先进典型事迹、公益广告等内容17期。推荐报送通辽好人先进事迹8人,入选4人。制作以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文明行为、良好心态、环境保洁、共筑新风等主题的平面类公益广告6个,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及时推送刊播。按照“有标识、有阵地、有制度、有队伍、有计划、有记录、有特色、有效果”的“八有”标准,打通了软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的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媒体、卫生健康等“八大服务平台”,组建了以科技助农、百姓管家、传承创业精神为主的“季庆瑞”“彩虹之光”“三千五民兵”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聚焦“民生小事”,建立10大类26小项的志愿服务项目库,实现了志愿服务点对点精准派送。截至目前,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会3次,专题培训2场次。

(五)文艺文化工作。推出“微图”图书馆线上阅读及听书平台,推送18万册电子图书、听书2万集、有声图书65万集,以及3500种期刊、350种报纸,开通以来阅读量达1.75余万人次,推出线上好书推荐活动13期,开展线上喜乐元宵猜谜活动,点击参与活动量达万+;推出20期线上文物展览,充分利用公众号、朋友圈、抖音等各类线上平台,发布“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和“为中国加油,霍林郭勒市加油”主题抖音8次,不断丰富群众宅家生活。举办了“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霍林河创业历史讲座”等特色品牌活动,组织文化惠民演出3场次,开展线上音乐会3场次,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举办“安代舞传承与推广”活动,线上利用抖音平台开展“网络培训班”,点击率达80余万次,线下完成了近7千人的安代舞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共创作声乐作品10部,器乐作品2部,抗疫歌曲20余首,创编完成了舞蹈12支,小品1部,创作好来宝作品2部。其中,《疫情防控早知道》、《祈福》等20多首(支)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在新华网、各级媒体、微信,抖音等平台推出,总点击量(播放量)达150余万次

(六)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

(七)扫黑除恶宣传工作方面。

(八)新闻出版广电工作。举办“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3周年优秀电影展播”活动,通过电视频道播放《红色之子·单刀赴会》等红色电影16部,为10余家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发放《文化市场监督管理规定》挂图。

(九)党的建设工作。遵照党章党规,严格执行《准则》《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执行“三会一课”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好支部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实行学、会、做、工、课“五字”工作法,依托“悦读·品书香”“多彩主题党日”“全员讲党课”等主题活动,建设“最强党支部”,切实推动“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目前,开展支委会6次,党员大会6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2次,开展集中学习17次,专题党课2主题党日活动6撰写心得体会19培养积极分子1名,确定发展对象1名。

队伍建设工作。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组织新闻发言人记者、文化专干、理论骨干、文化文艺人才深入基层,通过积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活,多听群众真声音,多解群众真需求,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挖掘群众鲜活故事,了解群众生活生产现状和问题所在,撰写了《芍药花开霍林河:2020年全市计划栽种50万株以上》《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积极开展2020年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霍林郭勒市:发展锚定“高质量” 全力打造“千亿级”》《以服务之诚铺营商坦途:霍林郭勒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脚底板下的文章”,让文章采写、新闻报道更合乎群众心愿、更体现群众心声。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要求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宣讲成效不足。具体表现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学习讲堂”宣讲师资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照本宣科现象。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与主业意识融合不足各党组织在深入剖析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方面仍有不足,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缺乏亮剑的底气、勇气,不懂、不会批驳错误思潮,不愿亮剑、不敢亮剑、不会亮剑针对本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掌握不到位。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认识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理解还有模糊,对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推进和主动参与热情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制定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巡听旁听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当场进行评价,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成果转化。不断充实和调整宣讲人才库和苏木街道“草原学习轻骑兵”队伍,开展经常性宣讲,针对评价高、反映好的课程形成提纲,进行推广。将街道社区“学习讲堂”设为开放性讲堂,由街道社区负责广泛宣传,提高讲堂影响力和覆盖面。按月举办“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积极性。

(二)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意识形态“11+2”阵地管理制度,切实推进意识形态制度化建设。组织举办系列化、专题化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对社会、市情、网络中各种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切实增强基层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稳步提升新闻处置水平。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借船出海”等形式,针对市里出台的重要举措和举办的重大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积极邀请上级新闻媒体扩大我市对外宣传影响力。同时,邀请在新闻发布和新闻传播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对全市市直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和通讯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我市各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新闻处置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

(四)严格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五)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在文明单位和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场所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吸纳各方志愿力量融入,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组织。打造完成巴润、中兴2个文明实践示范点,探索建设“积分兑换超市”,合理规划超市建设方案,制定积分兑换制度,采取嘎查村集体经济投入、对口单位帮扶、社会组织捐赠等形式,解决好后续运营保障问题。

(六)积极打造文艺创作品牌。举办“霍林郭勒市第七届草原婚礼节暨铝产业会议”“草原户外那达慕”“霍林郭勒市万人安代表演”“安代舞大赛”等文旅活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举办“婚纱摄影大赛”“婚礼主持人大赛”“蒙古服饰展示大会”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草原婚礼旅游季。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打磨提升舞台剧《科尔沁婚礼》,以民间文艺创作中心为主体,鼓励创作一批有地域特色、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传承活力,推动非遗进景区活动,进一步拓展文化和旅游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