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宝日呼吉尔街道党工委聚焦“揭榜领题”重点项目,坚持以“四化”为抓手全力打造“凝聚党建引领磅礴力量· 共铸籽籽同心团结篇章”特色品牌,着力提升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推动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发展。
擎化党建引领,合抱民族团结“石榴籽”。构建组织保障。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安排部署会议2次,推进会议3次。织密红色网格。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长—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五位一体纵向红色网格治理链条,并完善民族宗教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真正实现民族团结工作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共提升。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健全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民族团结工作制度、民族团结创建督查考核反馈通报制度等制度,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深化宣传教育,共栽民族团结“石榴花”。“理论学习”常态化。依托党工委理论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建立法律、法规、民族政策常态化学习机制,年内开展理论学习教育3次,专题辅导讲座1次。“宣传载体”多元化。以“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展板21块、编发宣传册1000余份、观看教育影片3次、参观教育展厅2次。“文化引领”风尚化。坚持以文为媒、以文化人,依托兴发社区巧娘创意坊,打造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经常性开展的民族歌舞、体育、节庆等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丰富各族居民的文化生活。“宣传队伍”创新化。依托街道“红石榴”文化宣传队、社区马头琴乐团、朗诵协会等组织,以打快板、编舞蹈、展才艺、微视频等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10余次,进一步激发民族团结情感,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强化典型培育,浇灌民族团结“石榴树”。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培树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的示范典型,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银行、理论宣讲堂等阵地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推荐评选出“最美家庭”5户、“文明家庭”5户、“好婆婆、好媳妇”15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增进各民族间感情交流。用本辖区民族团结典型案例,在各社区巡回宣讲“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3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好文化,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让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遍地开花。
细化服务保障,共赏民族团结“石榴红”。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学互助交流活动,促辖区各族群众逐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和调解处置机制,严格落实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化作用,持续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件;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加大对各族群众的帮扶力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辖区各族群众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年初以来,共为各族群众帮办实事20余项,落实政策帮扶13户,将7名困难群众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