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做法如下:
(一)主体班次方面。为构建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党建+铸心”工程,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配合全市工作,开展主体班次共计6期,其中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创新教学方法,采取腾讯课堂线上授课3期。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共计8讲,我校教师授课6讲,自治区视频教学1讲、外请通辽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授课1讲,课程内容包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常态化开展了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外出宣讲方面。为实现教育全覆盖,深入行政机关、苏木、国有企业、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领域联合开展宣讲活动,根据全市工作要求、各单位邀请,先后送课到市委宣传部、霍煤集团、工业园区、人大等部门5讲,结合送课单位实际工作进行课程调整,注重理论学习成果转化,提升业务能力水平,营造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
(三)科研资政方面。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服务,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我校骨干教师形成理论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路径》,充分发挥党校理论喉舌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