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3年,宝日呼吉尔街道紧紧抓住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根本点,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切入点,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为着力点,持续采取一系类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基本民生,完善社会救助机制。街道多措并举,有效落实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重疾重残、失独老人、精神障碍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为持续巩固兜底工作,宝日呼吉尔街道按照救助范围的要求,将低收入家庭中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完善小额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加大救助力度,对基本生活陷入困难,及时给予临时救助。2023年全年共有低保户455户,申请34户;临时救助共48人,发放救助金246183元,临时救助备用金救助12人,发放救助金20632元;残疾人生活补贴224人,残疾人护理补贴204人。
聚集便民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街道聚焦“一老一小”,持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设施质量,为辖区内广大老年人、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特色服务和学习休闲场所,因地制宜,探索基层服务新模式。同时,街道不断创新“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家庭式”亲情关怀帮扶活动,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街道不断创新实践公共文化服务体模式,使文明之花在宝日呼吉尔街道充分绽放。
强化功能提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充分利用宣传单、条幅等形式,对弘扬正能量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对反面典型予以曝光,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基层红白理事会作用,制定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准则,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勤俭节约、移风易俗,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
聚焦群众诉求,拓展市民服务热线。街道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工作难题,在全区率先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搭建好政府与居民群众的沟通“民生桥”。针对小区内停车管理、加装电梯、设施维修、生活垃圾转运等民生问题,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民生诉求,用好“街道吹哨 部门报道”工作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民生服务精准高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展望2024年,宝日呼吉尔街道将继续以民生保障工作为抓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实、做细、做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以赴答好为民办实事这张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