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委编办发挥动态调配职能
建立苏木(街道)编制“周转池”
按照机构编制工作“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霍林郭勒市委编办建立苏木(街道)编制“周转池”,并出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完善动态调整苏木(街道)编制资源机制。
一是认真建好“编制周转池”。结合机构改革、苏木(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围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立足编制资源短缺匮乏实际,采取从部分苏木(街道)空余编制中调剂等措施建立起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周转池”,通过周转编制,科学优化苏木(街道)干部队伍结构,保障乡村振兴、综合执法等重点工作任务深入落实。
二是科学用好“编制周转池”。制定编制“周转池”调配方案,明确编制申请使用范围,主要用于承接阶段性工作、组建队伍落实紧急任务及接收军转干部、退役士官、定向选调生、特岗计划人员等政策性安置对象等情形。要求必须以苏木(街道)党(工)委名义申请,并说明使用数量、编制用途、使用时限及拟用编人员的基本情况等,对符合相关要求和条件的,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和权限审核通过后下达编制。
三是监督管好“编制周转池”。建立编制周转调配工作台账,纳入苏木(街道)编制单列管理,不计入各苏木(街道)核定编制。编制下达后,加强对周转编制使用情况的检查,纠正违规行为,确保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对申报不实、挤占挪用等行为,收回其周转编制,且5年内不得申报用编事项。由监察股牵头,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动态了解使用周转编制单位的人员变动情况,因人员正常调动、转(调)任、退休、离职等产生空编的,及时收回相应数量的周转编制。
一审:国清
二审:吴海龙
三审:魏宝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