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萱草额吉”和“安琪儿”的故事
上传时间:2025-03-19    上传人员:民委     访问人数:5    

那是一个被阳光浸透的午后,云絮慵懒地浮在霍林郭勒的蓝天上。2019年盛夏,一个女婴的啼哭声划破寂静,年轻的父母为她取名“王灿”(化名)。他们凝视着襁褓中那张皱巴巴的小脸,满眼是初为父母的期待与温柔。那时的他们或许不曾想到,命运的浪涛会如此猝不及防地裹挟这个家。

我是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新六十栋社区的基层书记郑嘉。这里是祖国的北疆,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集地。“额吉”是蒙古语中“妈妈”的音译、而“安琪尔”则是蒙古语中“天使”的音译。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3000名孤儿被大迁移到内蒙古,善良、朴实的蒙古族额吉敞开温暖的怀抱,慈爱地把孩子们接进自己的毡房,从此,孤儿们有了额吉、有了家。如今,我所在的新六十栋社区辖区内人口情况复杂,困难人员多,少数民族多等特点,其中仍有需要关爱和呵护的孩子,他们像散落的星星,需要有人轻轻托起。

与小王灿的相遇,始于2022年的一次入户走访。推开那扇斑驳的铁门时,她正瑟缩在奶奶身后,旧衣裹着单薄的身子,像一株蜷缩在阴影里的萱草。未满月丧父,母亲入狱,爷爷服刑,奶奶在生计与绝望中挣扎……生活的重锤一次次砸向这个家。她不敢直视我的眼睛,应答声轻如蚊蚋,却在听见“新书包”“漂亮裙子”时,瞳孔倏然亮起又黯下。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攥住——孩子不该学会用沉默吞咽渴望。

“郑妈妈,我想吃月饼。”中秋节那天,我去她家拜访,与奶奶谈心的时候,小灿灿跑过来怯生生扯住我的衣角。我带她揉面团、包馅料,烤箱腾起的热气氤氲了她的笑脸。她举起歪歪扭扭的成品,奶声奶气地说:“这是月亮送给妈妈的礼物!”奶奶背过身抹泪,而我终于在她眼里看到了属于孩童的雀跃。 

爱是涟漪。辖区共建单位的女党员们听罢小灿灿的故事,纷纷化身“临时妈妈”。节日的新衣、塞满零食的书包、周末的游乐园之行……琐碎的温暖堆叠成山,她开始骄傲地向同学介绍:“我有好多妈妈!”

最触动我的,是某次去幼儿园接她时,老师疑惑地问起我的身份,她却一把搂住我的脖子:“这是我的郑妈妈,她漂亮吧,我好喜欢她!”那语气里的笃定,仿佛在宣告全世界的风雨都已退散。 

四年倏忽而过。如今的她爱穿蓬蓬裙,会拽着小伙伴炫耀,“我的‘郑妈妈’可厉害了,会给我买许多课外书,书上的内容她都知道,看不懂的地方会给我讲解。‘郑妈妈’还给我买新衣服,还带我去吃汉堡,我好开心啊!”

而珠斯花街道创新推行的“萱草额吉”困境儿童帮扶计划也已蔓延成燎原之火:网格员摸排困境儿童,共建单位结对帮扶31个孩子,“五个一”机制将每周的问候与每年的庆典串联成永不缺席的承诺。168场活动、53次慰问、10万元物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重新擦亮的童年。 

那天去看她,小灿灿往我手心塞了张画:蓝天下一群人手拉手在开满萱草花的草原上奔跑。她写道:“我的星星妈妈们。”我忽然想起蒙古族古老的谚语——“萤火汇聚,可成星河。”在这片北疆土地上,爱与血缘无关,只与心跳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