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传承文化,巧手绣出幸福图景。在霍林郭勒市谊滨社区的霍林秀娘工作室里,一堂免费的蒙古族刺绣课成了居民们的“新宠”。零基础的学员从穿针引线开始,逐渐绣出花朵、云纹,传统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
在霍林秀娘工作室里,学员们正低头专注地捻线走针,五彩丝线在棉布上勾勒出芍药花、蝴蝶等图案,授课教师穿梭其间,手把手纠正动作。“老师教的非常好,从画图到刺绣一针一线教的特别认真,我从零基础学到现在有半年了,这是我绣好的霍小勒,漂亮吗?”60多岁的社区居民牛阿姨是课堂的“优质学员”,她笑着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
谊滨社区免费开设的蒙绣课堂,每周二下午都座无虚席。居民围坐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锁绣、盘金绣等蒙古族传统针法。课程从最基础的配色、绷布教起,图案多取材于草原风物,绣品可制成围巾、挂画、甚至现代服饰。
据了解,蒙古刺绣是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粗犷匀称的针法和鲜明对比的色彩为特点,融合了北疆文化与游牧生活的独特审美。2008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一根丝线到一幅画卷,谊滨社区用社区课堂串联起非遗传承与民生温度,当传统技艺扎根社区土壤,每一根彩线都正在编织民族手工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