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霍林郭勒市:跨区联动聚合力 民族同心共交融
上传时间:2025-07-16    上传人员:民委     访问人数:17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族交融是团结之基。近年来,霍林郭勒市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区域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产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生产热潮引来了滚滚人潮,各民族的劳动者在生产线并肩作业,从生产协作到生活交融,从文化互鉴到情感共鸣,共同奏响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源头活水。
    打破地域壁垒:搭建就业“双向奔赴”桥梁

7月,走进兴安盟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镇,一场热闹非凡的跨区域人才招聘会正在进行中,在霍林郭勒市6家企业的展位前,求职者们排起了长队,电工、检修、化验等536个岗位信息整齐陈列,涵盖了工业生产、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我们提供免费食宿、技能培训,还有完善的晋升通道。”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招聘专员黄海月一边递上宣传手册,一边向各族求职者详细介绍岗位待遇。面对企业抛出的橄榄枝,26岁的蒙古族青年包木日根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眼中满是期待:“我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直想找个能锻炼技术的平台,这次机会太难得了。”

据了解,为全力推动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霍林郭勒市积极开展各类民族交流活动,在多次走访调研的过程中,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学共助协议,陆续开展跨省、跨盟市、跨旗县的异地共建、参观交流、文体交流活动13次,在产业协同、劳务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初步实现了异地共建、共联、共享。
    高质量跨区协作:从“人力资源流动”到“区域协同发展”
    近年来,作为工业重镇,霍林郭勒市因产业升级和企业集聚,对各类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产业技术工人缺口,出现了指数级攀升。在本地人力资源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霍林郭勒市迅速将注意力放在了周边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旗县。
    “农牧民朋友在企业招聘时非常受欢迎,参与招聘的企业均为当地重点企业,岗位月薪普遍在5000元至7500元之间,部分高级技术岗位年薪可达15万元以上。”霍林郭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员韩玉亮向记者介绍道。

为充分实现两地精准对接,霍林郭勒市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科右中旗劳动力特点和当地就业需求,集中筛选出了适配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并提前组织企业开展“岗位说明会”,确保求职者对工作内容、薪资结构有清晰认知。现场还设置了“蒙汉双语咨询台”,以此确保与求职群众的无障碍沟通。
    “这种跨区域交流对我们来说同样意义重大,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本地的就业问题,更让我们对两地区未来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协调合作充满了期待。”兴安盟科右中旗人社局就业促进股股长包海英向记者表达了真实的内心感受,以人力资源交流为契机,两地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劳务协作机制,不仅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更能以产业协同发展、文化互访共促等形式,敲开区域内各民族间广泛交往交流合作的大门。
    在交往中交融:让“人才纽带”更紧,让民族情谊更深
    近年来,依托跨区域就业及对口帮扶等机制,每年约超全通辽市人口四分之一的劳动力流向霍林郭勒市,形成了以转移就业为基础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
“我就是通过招聘会来到这边企业上班的,这里对外来务工人员非常照顾,平时大家在一起工作,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这里开设了文化交流中心,定期组织节日联谊活动,还能提供子女入学保障,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内蒙古霍都新材料有限公司煅烧车间排料工包白龙高兴地说。

据了解,年初至今,霍林郭勒市积极组织开展了“红石榴就业行动”,举行了“统战助企 职通四方”“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等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截至6月底,19场招聘会累计参会企业已达192家,提供岗位470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跨区域人才招聘行动等各项活动,以民生就业为纽带,帮助各族群众在互嵌式就业中增进了解、拉近距离,让各民族人才资源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整合,在情感互动中持续升温,全方位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霍林郭勒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包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