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强根基 “铁三角” 机制 激活达来胡硕苏木社会治理新动能
上传时间:2025-09-12    上传人员:达来胡硕苏木     访问人数:10    

  近年来,达来胡硕苏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聚焦辖区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治理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构建 “党小组 + 网格 + 联户长”“铁三角” 治理机制,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载体、联户为纽带,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户农牧民家中,实现 “小事不出联户、大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为苏木社会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一、建强 “铁三角” 架构: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

(一)以 “党小组” 为核心,筑牢治理 “红色堡垒”

针对苏木嘎查党员分布散、作用发挥不集中的问题,按 “地域相近、便于组织” 原则,依据现有党小组划分情况,选拔嘎查村“两委”成员、老党员担任党小组长,明确 “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服务监督员” 三大职责。党小组定期组织网格内党员开展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活动,将党的政策理论、惠民举措转化为 “农牧民听得懂的语言”,同时收集网格内农牧民诉求,牵头解决治理难题,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全过程。目前,全苏木共建立党小组28个,覆盖党员286名,累计开展政策宣讲 20余次,解决村民实际问题 10余件。



(二)以 “网格” 为载体,搭建治理 “服务平台”

结合农牧区居住特点,将苏木划分为4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 1 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网格内信息采集、事件上报、服务对接等工作。同步搭建“苏木—嘎查—网格”三级治理平台,开发 “掌上调解APP”和“钉钉APP”小程序,网格员通过手机端实时上传矛盾纠纷调解等信息。例如,查格达村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村民李某某砌墙以后要养驴,墙和村民徐某某的大棚挨着,徐某不同意搭建。经村委会调解后,双方同意砌墙,本次因墙的高度较高,产生纠纷。通过小程序上报后,村网格联合党小组仅用4小时便调解双方达成一致。



(三)以 “联户长” 为纽带,打通治理 “最后一米”

按照“1 名联户长联系 10-30 户农牧民”标准,在全苏木选拔246名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的农牧民担任联户长,涵盖老党员、退伍军人等群体。联户长主要承担 “日常走访、信息传递、矛盾初调、困难帮扶” 任务,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困境儿童、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同时,联户长作为“网格与农牧民”的桥梁,及时将网格内政策通知、活动安排传达至每户,也将农牧民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网格员和党小组,形成 “上联网格、下连群众” 的闭环。截至目前,联户长累计收集农牧民诉求30余条,协助解决邻里纠纷5起。

二、“铁三角”协同发力:破解苏木治理痛点难点问题

(一)在“矛盾化解”中显担当,实现“小事不出联户”

依托“党小组牵头、网格员协调、联户长初调”的矛盾化解模式,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查格达村网格内两户牧民因草场界限问题产生争执,联户长在走访中发现后,第一时间记录情况并反馈给网格党小组;党小组长组织双方当事人座谈,结合草场划分政策耐心讲解,网格员同步上报村委组织开展重新测量,最终两户达成和解,避免矛盾升级。据统计,“铁三角”机制运行以来,全苏木矛盾纠纷化解率从93.1%提升至98.3%,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二)在“民生服务”中见实效,解决农牧民“急难愁盼”

针对农牧区“办事远、办事难”问题,“铁三角”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为农牧民提供“家门口”服务。党小组牵头梳理惠民政策清单,网格员对接苏木职能部门,联户长上门收集农牧民办事需求,形成“需求收集—分类汇总—部门办理—结果反馈”的服务流程。例如,在低保认证工作中,网格员联合联户长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牧民提供现场指导,效率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此外,“铁三角”还定期开展“送医下乡”“送技术上门”活动,累计为农牧民提供家庭健康医生签约1017人次、种植技术指导1场次,切实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难题。



(三)在“应急防控”中筑防线,守护苏木安全稳定

面对草原防火、防汛抗旱等应急任务,“铁三角”机制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党小组作为“指挥中枢”,制定应急方案、分配应急任务;网格员负责区域巡查、信息统计;联户长协助排查隐患、动员群众。例如,在春季清明草原防火期间,达来胡硕苏木各网格党小组组建党员先锋队6支,设立临时执勤点13个,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网格员划分防火责任区,联户长带领联系户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累计发放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单300余份,张贴防火公告39张,悬挂条幅6面,悬挂防火旗50余面,同时利用村广播循环播报防火公告,确保全苏木无火灾事故发生。

三、机制运行成效:治理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

(一)治理力量更集中,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铁三角”机制打破了以往苏木干部“一人管多事、力量分散”的困境,将党小组的政治优势、网格的服务优势、联户长的群众优势结合起来,形成“1+1+1>3”的治理合力。目前,全苏木500余名治理力量(党员、网格员、联户长)协同联动,实现治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二)社会秩序更稳定,从“矛盾多发”到“和谐有序”

“铁三角”机制将矛盾化解、风险防控融入日常治理,有效减少了信访问题、邻里纠纷的发生。2023年以来,全苏木矛盾纠纷化解量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获评“无讼无访嘎查村”称号,营造了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未来,达来胡硕苏木社会治理办将继续优化“铁三角”机制,一是强化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党小组长、网格员、联户长开展政策解读、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培训,提升治理队伍专业素养;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治理积极性;三是拓展服务领域,结合农牧民需求,巩固提升“法律咨询”等服务内容,推动“铁三角”机制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激活苏木社会治理新动能。


撰稿:孙明意          

编辑:王丹丹

审核:杨玉洁

总审:张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