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始终坚持抓好和落实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投诉和处理机制,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监督和打击并举。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我局为规范市场秩序,严格市场准入,由各工商所对辖区内经营主体进行网格化管理,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检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侵犯商标专用权、假冒他人厂名厂址,是否存在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同时局机关市场股、公平交易股、商标广告股按职责分工查办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重点案件,坚决落实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机制,加大检查监管力度。今年,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239人次;检查经营户1500余家;虚假广告案1起,罚没金额1.4688万元已入库。
另外,“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今年共受理30起投诉、举报,办结30起。同时还受理消费者咨询51人次。
二、基本举措
1、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区域巡查制度。工商部门为充分落实打击假冒为了产品的监督制度,对关系民生的家用电子电器、日常化工等重点产品加大了日常监督力度。另外,监管人员在巡查过程中确定了监督重点,对辖区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进行了检查,严格把好市场关。
2、建立工商部门与企业联合打假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在企业和工商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工商、企业打假联系经常化,重点解决现阶段高仿真技术致使执法人员识假辨假滞后的问题。
3、办公室固定专人值守,做到来电必接、接电必办。办公室设有专人值守,24小时接受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打假举报、投诉,确实做到来电必接、接电必办、办之有果、办后反馈。
4、以“12315”平台为依托,建立社会监督举报信息网络。我市工商局系统充分发挥“12315”热线服务,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举报,还动员全社会理论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我局为方便消费者维权还在商场、超市、景区、企业等地共设立13个消费者维权服务站。对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高度重视,认真分类,并及时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处理,对侵权知识产权案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做到举报必查,投诉必办。
5、处置机制的主要内容:围绕辖区内的通讯器材、石油企业、服饰、玩具、家用电器、化妆品、建材、机电、汽车配件等重点商品,以及商标、专利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确定阶段工作目标,定期开展专项整治,继续保持打击假冒伪劣的高压态势。要严格对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切实加强市场巡查和产品抽查抽检,对发现的假冒伪劣线索追根溯源,深挖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依法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的“黑窝点”“黑作坊”。12315举报或者消费者及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局12315信息平台分配到管辖权的工商所和各相关股室具体落实,并将投诉结果报投诉者或局机关相应股室。
三、主要特点
1、专项整治常态化。我市工商系统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检查行动,打击假冒伪劣日用品专项行动,对于这些惠及民生的市场增加了整治频率,使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更加日常化。
2、重点区域执法强化。对于商场、超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集中执法力量,加大检查力度。
3、突出重点,狠抓大要案件查处。我局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大的违法行为进行彻底查处,并将相关信息进行社会公示,以震慑违法分子。
四、主要效果
今年来,我局对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家装建材、儿童及婴幼儿用品,服装鞋帽等进行重点清查。在对保护家居用品商标专用权的专项行动中,检查经营户189户。重点区域执法成效显著,树立了执法权威,规范了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