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广播电视舆情,科学分析研判,有效应对处置,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结合我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舆情分析研判工作领导小组
1、成立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君(兼网络新闻发言人,统一负责和部署我台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
副组长:刘波(兼网络问政联络员,负责网络问政事务具体承办);
成 员:各部室负责人;
舆情处置联络员:包青山,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常态监测。
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组建舆情引导员队伍,参与本单位及全市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具体人员为刘波、包青山。
二、建立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制度
1、舆情信息收集。要按照统一分工,组织专门力量,建立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控网络,对舆情实施全天候监控。有关面上社会舆情,通过基层信息员、群众来信来访、领导联系基层等渠道,由办公室统一收集;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的单位舆情,由舆情所在部室负责收集;对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由事发单位负责收集。
2、舆情信息报送。各部室收集到的舆情应及时报送办公室。重大突发事件、热点敏感事件,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预警信息,迅速报送。对涉及全市的舆情,办公室根据其性质和影响,指导所属单位及时关注、处理和化解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3、舆情信息研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单位舆情汇报,研究分析本系统舆情发展态势,科学研判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特殊群体的社会反响。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召集会议,提出应对处置意见。
4、舆情信息处置。对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等重大社会舆情,领导小组立即分析研判舆情形势,制订处置及舆论引导方案,提出正面宣传引导意见。必要时,启动重大舆情应急预案,所属单位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封堵删除网上不良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力求迅速有效地掌控和引导舆论,为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事件的平稳处置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5、舆情信息评估。各种突发事件、热点敏感事件等重大舆情应对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应对处置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
三、加强对舆情分析研判工作领导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舆情信息监管工作,充分认识建立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掌握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做好舆情工作基础台账。
2、注重时效,提高质量。所属单位要注重提高舆情分析研判的效率和质量,紧扣党支部高度关注、急需了解和解决的情况和问题,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敏感点,多提供有价值、有分析、有建议的舆情信息,不断提高舆情信息服务效益。对一些重要的舆情信息,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密切监控,及时掌握,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3、严格执行,严肃纪律。要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好重大、紧急舆情信息报送工作。凡发现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舆情信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压报。